close

台北市立美術館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整修
開放到10月10號止,之後的展覽將移往戶外
10月7號時經過北美館,當時意外發現了免費參觀~沒想到要閉館一年了

那天參觀的展覽有1樓大廳耿一偉作品「去年夏天你不在,我來過」、2樓「空間行板」、209藝想空間不分齡創作「移動製作」和地下1樓「時光膠囊民眾參與體驗計畫」 

20171007_180449.jpg

 《去年夏天你不在,我來過》
---往日的美術館大廳被「作品13號」的耿一偉作品占據,他利用「遊戲」掌控了一種「集體行動」的展演,詮釋了作品《去年夏天你不在,我來過》的「矛盾性」和「社交性」的意識。---http://cultureexpress.taipei/topics_content.aspx?id=542

剛入門沒意識到這是一個展覽,只覺得好像變遊樂場...
想說是不是因為撤展所以改放遊樂器材,剛好外面很熱,裡面也蠻適合走累的人進來休息順便做點別的事

沒想到是一件作品啊
作者想要傳達對現代人疏離感的一種抵抗或疏導,因科技而產生的疏離
因為手機的重度使用,現代人很多時候不是面對面直接溝通,反而變得焦慮,有時怕連結不夠、有時又怕連結太多
與人連結的慾望、存在感都被鎖在幾吋大的小框框裡

因此,藝術家設置了八個手足球台和看台,讓民眾放下手機專注於與眼前人的互動
並讓參與的民眾也成了這件超大型展品的一部分
從球台幾乎不曾空過看出民眾捧場的程度
是不是很有趣呢?


209藝想空間不分齡創作「移動製作」
如果觀者也是創作者、如果創作者就是作品、如果展出的作品會持續改變、如果在素樸環境使用低限材料創作、如果創作是觀念的顛覆……

20171007_174534.jpg
 
想到雕塑你會想到什麼?
黃土水的水牛群像、楊英風藝術雕刻十三景、朱銘的太極系列...
這個展覽不是展出藝術家的作品,而是在傳遞一個新概念-

20171007_174643.jpg
「雕塑」一定由專業藝術家創作嗎?一定要立在台座上嗎?
想做一個雕塑品可以與觀眾互動的,可以怎麼做?
於是......乾脆在開放空間,邀請民眾一起來創作吧
邀請民眾以一人一線隨意的纏繞,沒有規則章法、隨興而至,這件作品變成了眾人協力
參與的人都是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也成了表演者
線太熱門一下子就被搶光了,沒事做的人跑進去欣賞、拍照 
拉拉這條線,穿過那條線
他也成了表演者
這是一個雕塑作品,從第一根線纏繞上去開始就不斷被再創造,沒有停止的一天

20171007_174821.jpg    20171007_174828.jpg

這樣的創作,就互動程度、作品完整度、故事性、含義,對後來觀看的我好像個實驗品(只觀看到靜態的成品,蠻可惜的)
但它傳遞了雕塑的新概念,很有意思
曾身在其中的民眾一定不會忘了這件作品,這也是他們的作品不是嗎?
觀眾不再只有被動的接受輸入,而在參與的過程中激起思考,獲得了一些什麼
「我那天在美術館,做了一件作品XXX(名字你自己取)」
如果這樣跟別人講一定很有趣

20171007_174627.jpg
 
以空間為容器,現場的每條線、每個木塊,都是一段思緒,也是一記身體移動的軌跡,邀您體驗空間的雕塑和探索,成為創作者、協作者、表演者、觀賞者,在此邂逅一段創作時光。
這些線......
可以是纏繞的回憶、纏繞的思念、纏繞的情緒...
過去的自己和現在、未來的自己互相纏繞...
也可以是自己和別人的思緒纏繞在一起....
成了難分難捨的一個動態雕塑景觀

20171007_174651.jpg
 
看完這些作品有種打開新世界的門的感覺,它們有個共同點,就是超越傳統美術領域裡的技巧,致力開拓並實踐新觀念
打破平常互動式的展品的創作模式,讓觀眾成為展品的一部分,雖然很多參與者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但當人的因素包含進去,便增加了作品的內涵和厚度,不需要太理想的理念,也輕易得到觀眾的喜愛和回饋

20171007_174524.jpg

在這之前,我沒有想過創作的用意可以是為了要跟觀眾互動、或讓觀眾彼此互動(跟翻轉教育的概念有點像)
這樣一想,若能在表達技巧和方式上不斷追求創意、不斷翻新,讓有一天進美術館的人不分年齡在裡面玩到忘我,同時又得到一些美的經驗或創作手法...等等
是很值得努力的目標呢,也是藝術創作者可以參考的方向。

希望以後的美術館能成為像遊樂園一般的地方
不然一般人(比如我) 走進博物館、美術館大多是走馬看花繞一圈,誰有辦法一個個停下來細讀作者的創作理念...大多憑著視覺聽覺感受一下,照些照片就走了,若有導覽人員帶領或許還深入了解一些。
以上
為美術館不專業參觀心得〜

arrow
arrow

    Danielle7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