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空間行板-展覽簡介
讓雕塑氣象一新的原因眾多,其中包含是三個主要又相互交織的影響因素-
抽象藝術讓雕塑脫離現實再現、材質拓展讓雕塑的面貌豐富、而空間概念的突破及其運用方式的變化,則是雕塑獲取發展能量的關鍵。

本展作品中關於空間的思考,首先在既有藝術形式中尋求空間特質的思辨,拉出三組對比-
一是面對二維空間能否表現三維空間以及如何做?
二是探討實體佔據在三維空間中如何擴展?
三是能與空間相互證成的存在因素:時間。

(參考資料:導覽手冊https://goo.gl/BdX14D

以「空間行板」這樣的主題概括,在這裡展出歷年來的經典館藏,相當於一個回顧展
看看其中的幾個作品:

20171007_180350.jpg
 
《單彩紅色》 阿曼 1980年代末期
《單彩紅色》中大量的刷子單層散置在畫布基底上,形成半浮雕式的雕塑,作品中的綜合色彩以及顏料刷痕產生的動態感,讓整體充滿動勢。

想近拍側拍畫面都沒Fu
為了讓其他人看後退了好幾步
發現隔著距離看才是最好的角度
不刺眼而完全醒目
雖然猩紅但不可怖
看似雜亂無章
但她不是迷霧
她反對虛無
她寫下二維與三維辯證的描述
這個半浮雕式的雕塑
 

《時間之磨》德國藝術家昆特•于克 1970

在這個雕塑品中,藝術家試圖改變雕塑的固著樣態,運用簡單的機器裝置,納入時間因素,動力與時間的加乘作用,慢慢地賦予作品新的樣貌。
提醒觀者實體空間中,時間持續性的伴隨。一直以來,許多關於空間的討論,亦透過時間的存在來相互檢證,這些「共在」的揭示,提醒觀者隨時保持敏感知覺,理解空間不僅是單一的物質面存在的分析與定義,對於與生存及感知息息相關的空間,我們應該察知更多。

20171007_180149.jpg

沙子的痕跡真的好漂亮~
第一眼看到這個裝置,直覺是在講述「時間」
中間的竿子緩緩旋轉帶動線,在沙地上畫下一道道漂亮的痕跡
一圈又一圈周而復始
完美的同心圓由內而外,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重複而緩的動作、沙子溫潤的質感
使人不覺時光的匆促
反而十分寧靜

20171007_180118.jpg

想要在三維的空間裡表現時間?
這個會動的雕塑品做了很有趣的示範
繩子推過去,沙子被撥開、落下的點,每秒都不一樣
因此,每一秒的作品都是新的
透過「時間在走、作品在動」這樣概念的傳達
藝術家提醒我們空間不是單純物質的組成
還有時間持續性的伴隨

《深紅色木蓮花》須田悅弘

20171007_180039.jpg

原來這朵花竟是木雕(現場看不出來啊) ,當場大家都好有秩序,一個一個慢慢上前看~
原來作者想要強調生活中不經意的、不顯眼的角落也有它的事件在發生
像是散生在環境邊角、隙縫、溝邊的各種小花小草
或埋在冰箱深處發霉的食物。。。
讓觀者慢慢地走進盡頭的斜角處,與木蓮花展開必然的相遇。。。

花朵是雕塑,長廊深處的花朵帶出了對空間的察覺
你有察覺到自己走進了一個狹長又光亮的空間?
充滿淨化感、儀式性的空間氛圍營造成為作品的重要概念
蠻特別的喔

20171007_175939.jpg

一個人站在光亮的盡頭處好像成了另一個超現實的作品
或許花只是一個引子
讓民眾走進去成為一個新作品才是作者的目的吧

20170608110326072173.jpg

《六月裡的後花園》 莊普 (圖片取自官網)
1980年代莊普自西班牙返台,加入由藝術家林壽宇引領的台灣低限主義藝術風潮,在台灣,這股風潮與裝置藝術、觀念藝術及替代空間同期發展。作為其中的代表人物,早期的複合媒材作品經常展現觀念藝術的強度,用物質材料直指對於事物本質的質問,並兼具形式經營與視覺美感。

《六月裡的後花園》脫離早期經常運用的金屬材質,選用生活中常見的磚紅色陶製花盆,將大量生產的現成物擊破,簡單的將碎裂陶片依大小分類,再用同心圓的概念,鋪出一朵朵相異的大圓花朵,擬現花朵盛放的樣態,每一朵花的中心點是一支鐵鎚,鐵槌明示出「敲擊」的動作,使原先繽紛盎然的繁盛花園意象,轉為一種既有現實破壞又有形式美感的相生共存,讓產生與轉化的兩種創造過程一時皆現,展現莊普敏銳的物性捕捉,在空間中變出情境劇場,引動觀者的自由想像。

這件作品是有起承轉合的
起:一堆磚紅色陶製花盆(繽紛盎然的繁盛花園意象) 
承:鐵槌敲破(明示出「敲擊」的動作) 
轉:用同心圓鋪出一朵朵大圓花朵模擬花朵盛開,把鐵槌放中間(創造出現實破壞+形式美感的相生共存) 
合:在空間中展演情境劇場,引動觀者的自由想像。

原來如此...,所以叫做《六月裡的後花園》

20171007_175712.jpg

上《冬日》下《六月裡的後花園》

《冬日》 陳慧嶠
在靜態的牆面上翩翩起舞的乒乓球旋律
可以聽到球在拍子和桌面間來回拍擊的聲音
或是把一顆顆黑豆子當成簡化的音符
想像成牆面上的巨大樂章
音樂就是時間的流動
想像著牆面上的時間之流
這幅作品瞬間變的有趣起來

20171007_175421.jpg   20171007_175511.jpg

這裡是可愛動物區。

 仔細看它的解說。。。

 20171007_175439.jpg
《空間之織》
《空間之織》計畫發想起於1990年代初,當時台灣紡織業在美國貿易制裁下,面臨產業存續危機,在外貿協會工讀的陳逸堅遂構思一個以台灣社區勞力對抗美國貿易霸權的藝術創作計畫,但受限資源,計畫擱置
在2005年,陳逸堅說服美術館以美國的基本薪資讓台灣織工參與該計畫,作品完成製作並以「藝術品」的身分象徵性地「傾銷」至美國展出,這是第一版的時間之織...

《北風》

20171007_175151.jpg

互動性很強的一個作品
一個寬闊卻漆黑的空間裡
離著入口一段距離處設置了許多布幕
上頭撥放著海浪投影
適應了一開始的黑暗後
參觀的人開始在布幕間玩了起來
因此捕捉到好幾個有趣的畫面

20171007_175016.jpg 20171007_175130.jpg

《北風》 / 瓦茲卡•史坦娜 / 1994 /雙頻錄像裝置(彩色、有聲} / 影片長度9分
史坦娜•瓦茲卡夫婦是1960年代新媒體藝術開拓時期的先驅,史坦娜擅長以模擬和數位技術創造動態影像雕塑。
《北風》拍攝史坦娜故鄉冰島的自然景觀,蒙太奇式的剪輯虛化實際拍攝空間。垂直屏幕中,流水似飄動,影像的動態如樂音譜調般經營出旋律,加上現場聲音,產生奇幻空間。
多螢幕的空間裝置也透露出打破錄像展示形式的企圖,吸引觀眾親近,感受視覺與身體知覺的結合,嘗試用虛擬空間打造具體的體驗場。

《日光下的靜物》王雅慧

20171007_174932.jpg

看一看你認為這是什麼呢?所看到的白色亮部與盆栽,其實只是一面布幕上的投影。

「空間」這個概念在影像投影形式的新媒體藝術中遭遇到質疑,如果只是一面投影,要如何彰顯作品在空間中的存在?如何讓作品與空間彼此連結、映襯?又如何利用「空間」這樣的外部元素凸顯作品的特性?
投影式的新媒體藝術當用一道光與機器投射出影像、在暗黑的放映空間中,似乎限縮了對「空間」的討論,對此,王雅慧以該作品提出回應。在《日光下的靜物》中,拍攝的空間是藝術家製作、調整的白空間模型,經過數位技術接合成動態的空間與光影變化。
作者的計畫概述如下-
以投影創造虛擬空間 
觀者看到平面投影→搜索過往對空間的認知→辨識其為一個立體空間
→自我提問:「空間感的實存究竟為何?」

20171007_174945.jpg

據我觀察,期間光影的流動相當緩慢...
現場看跟看照片是不一樣的樂趣,照片給人感覺更像一個異質空間。
投影(動態)比繪畫(靜態)更能模擬一個虛擬空間,它可以呈現細膩的光影流動、假造風吹(讓葉子擺動)、演示天氣變化...等等,但怎麼表現完全考驗著作者,其實也很考驗觀眾
現場完全沒有理解在幹嘛,之後查了資料發現其實是有深意...
如果用這樣的概念加以延伸會怎麼樣呢
比如創建一個寬闊、更多面、有曲折走道的空間,利用光影、鏡子、真實物品的穿插擺設、加入音效、建立窗口,遙望照相寫實風格的繪畫誤以為是另一個空間...等等
應該很有趣。

 

北美館官網上有導覽手冊供下載,想深度了解的人可以下載來看

 

arrow
arrow

    Danielle7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