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兩個禮拜的周一至周五在中、永和社大連續不間斷地放映跟台灣社會議題相關的影片,大多是紀錄片,也有劇情片如《再見瓦城》、《太陽的孩子》。

官網:《超乎想像-2017雙和電影節》

 

內容涵蓋了司法改革《徐自強的練習題》、教育議題《學習的理由》、性別與家庭親情《日常對話》、環境保護《家鄉保衛戰》、移動人權《再見瓦城》(泰緬邊境非法移工)、原住民保衛家鄉《太陽的孩子》、高齡社會《被遺忘的時光》、白色恐怖《春天-許金玉的故事》、氣候變遷《氣候變遷 懸崖上的台灣》、體育改革《滾動的純真》、《泳者》、《籃後呢》、《夢想的角落》,一共13部片。題材多元,籌畫、拍攝皆曠日費時,忠實地紀錄台灣的社會及環境,看完後帶給人許多省思。

 

1.《徐自強的練習題》

若真相迷離又該如何相信?希望20年這場夢能到今天可以趕快醒過來。
徐自強是一位被關了16年的冤獄當事人,也曾經是一位面臨槍決的死刑犯,不懂法律的紀錄片導演紀岳君則在因緣際會下展開長達5年的拍攝之旅。
因為1995年的一起擄人勒贖撕票案徐自強被其中的兩名嫌犯指稱為幕後主使而在沒有犯案的直接證據之下他在獄中度過了16年的歲月。漫長的審判過程中70多位法官認為他有罪曾7度被判處死刑、2次的無期徒刑纏訟了21年之久。即便身處人生絕望的深淵徐自強在面臨審判前仍說「我相信人,我相信人會改變。」終於在2016年的更九審獲判無罪。
一路走來徐自強辛苦地做著生死交關的人生練習題,而在這場尋求真相的旅程中,導演也將帶領各位觀眾來面對另一道關於人性與信念的練習題。

 

2.《學習的理由》

《學習的理由》(原作《The Soul 不想考基測》)是由楊逸帆執導的一部教育紀錄片。本片從2009年3月開始拍攝,當時楊逸帆年僅十四歲,仍就讀宜蘭縣立人文國民中小學國中二年級。費時七年製作,2016年8月藉由群眾募資在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宜蘭上映。

本片由楊逸帆拍攝自己在人文國中小的朋友們面對基測的過程,並追蹤他們一路到大學的改變歷程,探討升學與分流體系對青少年的影響,更觸及人們為何「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此一大哉問。

 

3.《日常對話》

黃惠偵首部執導記錄長片,入圍2016第53屆金馬最佳紀錄片。
「幾個簡單的提問,開啟的將是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才能面對的對話。」身為紀錄片導演,拍攝看似平常的日常對話,緩緩述說跟著法師母親牽亡魂的童年、家暴的父親,及對於母愛缺席的疑惑,並詰問情感疏離的母親,相對母親從不掩飾的同性性向,女兒最終道出心中隱埋許久的羞愧祕密。在那張暗喻傳統女性價值的餐桌上,一個欲掙脫家庭的女人必須面對自己的女兒,而攝影機也猶如手中法器,超渡了不願面對的過去。約莫十年前開始,導演黃惠偵開始拍攝家人,在家庭影片的表面歡樂下,越想遺忘關於父親的灰暗記憶,卻越揮之不去
⋯⋯

 

4.《家鄉保衛戰》

台南縣市合併之前,東山鄉的嶺南村是一個沿著溪谷而居,種著柳丁、橘子、龍眼的純樸村落。

忽然間聽說溪谷的上游蓋了一座大型的有毒廢棄物掩埋場,而且完成了90%,即將進入試運轉。

怎麼會這樣,怎麼都沒人知道?以後溪水還能夠用來灌溉果園嗎?嶺南村的水果會不會沒人敢買?嶺南村村民因此開始捍衛家鄉,抗爭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南北陳情,奮力不懈,堅持十年終至成功的感人故事。

這部紀錄片可以說是台南版的《永不妥協》,記錄下為保衛家鄉土地長期奮戰的那一刻!

 

5.《再見瓦城》

導演趙德胤將鏡頭由《冰毒》的緬甸轉向泰國曼谷,是一部跨國製作的愛情電影,描述蓮青偷渡到泰國打工認識阿國,兩人日久生情,男生想要賺錢帶著情人衣錦還鄉、女生卻是想要賺錢到台灣過更好的生活,彼此的分歧漸漸走向難以挽回的悲劇。
「瓦城」是緬甸第二大城市。在緬甸,許多在外地打工的工人,回家鄉時,都會經過「瓦城」,「瓦城」成了衣錦還鄉的工人們的必經之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離開自己的家鄉,從此成了別人口中的異鄉人。
再見瓦城》的故事源自於導演趙德胤大姐的「台灣夢」。許多東南亞的年輕華人,自小到大都想到台灣打工,以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但是,從緬甸來到台灣,非常困難。於是,許多人偷渡到泰國打工,買假證件,再輾轉來到台灣。而這個隱藏的「台灣夢」背後,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

 

6.《太陽的孩子》

第17屆台北電影獎觀眾票選獎,2015年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開幕片;舒米恩‧魯碧創作的〈不要放棄〉則拿下第52屆金馬獎最佳原創歌曲。《陽陽》鄭有傑與勒嘎‧舒米共同執導,取材自勒嘎‧舒米的母親舒米‧如妮推動水梯田溼地復育的真實經歷。

 

為了給父親與孩子更好的生活,即便不捨仍獨自前往大城市打拼的林秀伶,有個美麗的阿美族名字Panay,有「稻穀」的含意。Panay因為父親病倒而再次回到家鄉,她記憶中的故鄉花蓮是個海天一色,風中飄揚著金黃稻穗的豐饒之地。怎知此次返家,卻看見村莊裡湧入大量的遊覽車,一畝畝從小養育她與族人長大的良田卻變成了觀光飯店,她毅然決然決定回到家鄉,重新學習農耕知識與技術復育梯田,只希望留住童年記憶裡那個美麗的家給下一代。然而她所面對的困難,不只是被破壞的家園、離鄉的年輕人與「賣田換進步」的觀念,眼裡只有「發展」與「利益」的政府機構,更成為她實現夢想的最大阻力。

 

7.《被遺忘的時光》

一群老人不知將生命中人事物遺落在何方,然而,透過導演楊力州的鏡頭中,讓銀幕前的觀眾看見他們在哪裡、過得如何。

這部以關懷失智老人為主題的紀錄片,環繞幾個家中有失智老人的家庭,以細膩鏡頭,記錄現今社會鮮為人知的角落。其中,小潔的失智母親景珍,屢屢在清明掃墓的時候,忘了墓碑上的名字,之於自己的意義…。

另一位高齡90歲的王老師,總是忘記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的痕跡,常愣在鏡前,認不出鏡中人。然而,對她來說,最念念不忘的,是寄一張自己漂漂亮亮的照片,給最親愛的父親。儘管實際上,她父親早已不在人世...。

曾拍出撼動人心紀錄片《奇蹟的夏天》的導演楊力州,這次將鏡頭瞄準社會上慣常受到冷落的失智老人。創作觀點向來獨特、精緻的他,以深刻的電影語言,珍藏了這些老人的歲月。

 

8.《春天-許金玉的故事》

1950 年,許金玉因為牽連「台灣郵電總支部」案被捕入獄,在黑牢中渡過了十五年;1965年,許金玉出獄。被捕時,她三十歲,正值人生青春的時刻,愛國情懷在心中奔湧。金玉原本是一個養女,十四歲時開始做女工,二十四歲進入台北郵局工作,因為參加讀書會,受了思想上的啟發,走上工運之路,換來了十五年的黑牢,改變了她的一生。獄後,許金玉在同學的介紹下,認識了難友辜金良生先,兩人攜手一起渡過後半生。絲已經成白髮,許金玉已經八十歲了。她是一個養女、一個女工、一個女政治犯,為人妻子,當皮蛋行的老闆娘,一生執著理念、認真學習,多重角色的扮演,豐富充沛的生命力,跨越了近一世紀。

 

9.《氣候變遷懸崖上的台灣》

在聯合國的報告中,台灣屬於氣候變遷屬高危險群。

百年以來,平均溫度增加1.3℃,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比鄰近的日本及中國高。台灣夏季的降雨強度、豪大雨頻率以及年降雨量持續增加,每逢颱風或豪雨皆可能造成山區土石流之災害。若全球持續增溫,冰山融解,將造成海面上升,台灣西南、蘭陽平原沿海將有被海水淹沒的危機...極端氣候對於台灣民眾生命與財產威脅已逐漸提高。

而台灣要在2025年告別核電,太陽能風力要達到發電量的20%,種種困難又要如何克服,我們可以為下一代做些什麼呢?

 

 

10.                                                                                  

以下四部描述不同運動項目的影片,記錄了小學、中學、大學、至國家隊共四個不同階段的選手生活,呈現他們是如何在學業、運動場、甚至人生的道路上奮鬥。希望看完後重新思考體育運動之於台灣社會的意義-除了強健體魄、為國爭光之外,該如何從運動員養成和生涯發展的角度,去審視現今國內培育運動員的制度與心態。

 

《滾動的純真》

運動的本質是什麼?教育的意義又是什麼?這是來自台東富岡國小足球隊的故事,有著一群熱心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為這群單純孩子的孩子營造一個好的足球環境,只希望孩子們在偏鄉地區能開心、有目標的成長。

然而,台灣體育是否能有更健全的制度,讓這群喜愛足球的孩子在長大之後,還能安穩地喜歡自己熱衷的足球運動 ?

 

《泳者》

許多人不了解體育選手贏得勝利之後所要面臨的挑戰,除了運動場上的表現,高中階段的游泳選手所要面臨升學等等的壓力。

「泳者」 記錄了比賽過後的選手所要面對的難題。

 

《籃後呢》-國立中山大學體育資優生紀錄片

 

《夢想的角落》

2015年,臺灣男排帶來一段前所未有的驚奇之旅,陳建禎、黃培閎更相繼旅外,為排壇開啟一條不曾想像的道路,甚至在2016年相繼為自己贏來了世界聯賽、世界俱樂部的珍貴門票。

為了自己、為了國家、為了夢想,他們究竟付出多少?

這個故事不是向勝利膜拜,而是關於夢想和勇氣,人生最精彩的,不是抵達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走在夢想道路上的過程,給所有的選手、球迷與參與這個故事的人。

這是一場青春的豪賭,除了放棄,不會有真正的失敗,除了堅持到底,不會有真正的成功。讓這一切不虛此行,才是這趟旅程真正的任務。

 

 


這十天的場次幾乎每場都滿座(最後一天是講體育改革,還來了3位導演),偌大的演藝廳裡坐滿了熱烈的群眾。

這次一次接觸10個台灣當紅的議題,藉由13部主題各異,背後充滿理想、熱情及關愛土地情懷的電影,感到自己對故鄉又親近許多。

 

這一兩年慢慢注意到國產紀錄片,台灣本身歷史、族群、環境、物種相當多樣,得以產出內容豐富的紀錄片,有些更勝劇情片,像是「看見台灣」、「翻滾吧!男孩」、「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媽祖迺台灣」、「老鷹想飛」、「無米樂」...等等很多,有這些認真的影像工作者們,我們才得以認識這麼多變又動人的台灣風貌。

 

也很謝謝中、永和社大策劃了這麼棒的活動~映後有很多知名的與談人、導演現身來與民眾交流,觀眾們的問答也都相當精彩,聽別人的故事、說著自己的故事。還有許多的無名義工們默默為大家服務,像是志工阿姨寒夜中守在樓梯口,只為了幫遲到的人開電梯~辛苦了><""謝謝~希望之後還有這樣的活動~

 

 

同場加映─

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裡的台灣新形象(2015出版)

taiwan-new-screen-cover.jpg

二十一世紀新台灣電影現象!
你能在一分鐘內說出十部近三年上映的國片嗎?
或許你不太常看國片,也不清楚台灣電影人在忙什麼。
但是,曾經想過嗎?台灣電影正是讓全世界認識我們這座島嶼的櫥窗!

 

《兩個故宮的離合》、《謎樣的清明上河圖》、《最後的帝國軍人》
 暢銷作家 野島剛 2015年最新作品
 描繪近十年來台灣電影裡所呈現的台灣新形象

收錄:侯孝賢、魏德聖、齊柏林、鈕承澤、蔡明亮、陳懷恩、陳玉勳、九把刀、李烈,九位台灣電影導演、製片人專訪紀錄。

熱愛新世紀台灣電影,看過一百多部國片的日本資深記者野島剛,以跨文化的比較性視角切入,描繪出近十年來新世紀台灣電影裡呈現出的台灣新形象。

野島剛強調,這本書並不是電影解說書,而是透過電影這扇窗去觀察台灣社會,是以記者角度出發的書:
台灣,對於拍攝紀錄片的人來說,這裡可是天堂。台灣擁有豐富的多元文化,充滿了矛盾,換言之就是題材相當豐富。
當我看台灣電影時,總會發現有幾項不斷重複出現的元素,我想這就顯示了這些元素對台灣人的重要性,也是日常生活裡不可或缺的,甚至是電影無法避而不談的。若是不了解這些元素,也許就無法真正了解台灣電影。
台灣確實存在著貧富差距和南北差距的問題,透過《不能沒有你》這部電影更可以明顯察覺到這個現象。
過去的台灣電影,不管是拍攝逃避現實或是自我尋找之旅,通常以選擇海外取景的居多,像是去香港或日本等等。然而,《最遙遠的距離》的主角們則是在台灣旅行,或許也是反映了受到「本土化」影響的這一代台灣人的內心所感吧!
日本的喪禮通常要求必須「靜肅」,但是在台灣似乎完全不通用。《父後七日》是一部顛覆了日本常識,同時也可以認識台灣喪禮的電影。
台灣的校園電影裡出現的「教官」,或許對於日本觀眾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但是,當電影是以一九九年代以前的校園為舞臺時,教官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
台灣電影裡比較沒有那種「我愛你」、「絕對不能離開你」或者「到死都要在一起」的台詞。恰到好處的現實感,又穿插著小小的夢想。像這樣小而美的電影,剛好體現了台灣這塊土地的特質,不是嗎?

 

 

 

參考資料:

永和社大官網

雙和電影節網頁

開眼電影網、維基百科

環境資訊中心

博客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nielle7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